高掛在天花板的蒸籠
咦咦?!蒸籠怎麼出現在天花板了?
難道,小當家的菜除了發光外,現在還多了個飛天了((毆
其實,這個如此具有特色的燈飾,只有在「新富町文化市場」才見的到喔~外面可是粉難看到的喔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本篇文章,同時載於「TOMOTOMO 友」台日交流網站:
看文章●按這裡●按這裡>>點我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市場??
沒錯!「新富町文化市場」建築如其名就是一座市場!
只不過我們印象中的市場是它的前身,同時也是現在的外圍。
而現在的它,則是一座充滿咖啡香與文青風格的市場~老闆今天不賣菜,改賣別了啦(笑)!
現在,就讓編仔拉開布幕,為您介紹一下這座與眾不同的市場吧!
新富町市場的歷史推進 (資料來源:新富町文化市場_官網)
●1935-1970 的市場
前身為「綠町食料品小賣市場」的新富市場,在日治政府將地址遷往新富町三丁目二十一番後,便更名為「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」。1935年6月,正式開張。市場內除了各種攤商外,周邊也配置了事務所、管理員宿舍、腳踏車停車場、垃圾場及公廁,當時的攤商與客源皆來自台灣人與日本人。不久,它便受到附近流動攤販與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,陷入了停頓。
戰後,市場重新開張營業,攤商們再度聚集到新富市場和旁邊的三水街上。
●1970-1990 的市場
1970年開始,新富市場的生存壓力在各種競爭下逐漸受到威脅。
1978到1986年間,受到商品品項多元與價格便宜的「環南市場」,與營業時間跟新富市場重疊的「東三水街攤販集中場」,在種種影響下市場變的日益蕭條。
1988年,北市首座農產品直銷中心在這成立,希望藉此能活絡市場的商機,但卻因農民運銷成本過高,未能成效。
●1990- 從破落的市場變成文化資產
1990年開始,環境變遷,職業婦女與小家庭外食、超級市場比例增高。
場內的攤商漸漸遷出另尋營業地點,空蕩蕩的攤位逐漸被當成置物、預備食材的後場。僅剩,位於大門附近緊鄰「東三水街市場」的雜貨店、豬肉攤與裁縫店,依靠地利之便勉力經營著。
2005年,新富市場從大家眼中的破落市場,成為具有時代意義的歷史空間,長期的發展停頓,反而成為保留下日治時期的建物原貌的關鍵。隔年正式成為市定古蹟,並在2013年完成了空間的修復。
從人情味變成了咖啡香
讓「新富町文化市場」裡頭從人情味變成咖啡香的正是MOT CAFÉ 明日咖啡。
市場整體內部以輕裝潢與明亮彩光所構成,而高掛在天花板上的蒸龍燈飾,恰俏呼應了它原有的名字。
利用舊有的門框隔出空間,搭配上簡單利落的吧台,MOT CAFÉ 明日咖啡就此誕生啦!
▲左:乳酪塔、右:糯米椒牛肉帕尼尼
在明亮的彩光祝福下,是不是讓每道餐點都看起來 非 常 的 可 口 (口水)!
有著兩種口感的乳酪塔,以綿密的乳酪口感,點綴上底層的藍莓,吃起來意外低不會讓人覺得膩。
而發出酥脆聲的糯米椒牛肉帕尼尼,在糯米椒與牛肉兩者味道的合作無間下,轉眼間就讓人看不到它了(笑)。
▲MOT CAFÉ 明日咖啡 菜單
透亮的走廊
整體建築猶如馬蹄型的「新富町文化市場」,以中央小小挑高中庭為基準,分別劃分出屬於自己的空間。
可惜編仔去的那天,恰逢下雨,未能親眼見到它,只能透過門窗去一窺它的景觀了(巔腳)。
與天花板齊高的透明牆壁與木板,為新富市場隔出了許多特別空間。
左右兩側透亮的走廊上,除了牆上展示的市場歷史與建築介紹外,牆內則是會議室與辦公室,所以有些門是打不開的喔!
▲左側走廊與右側走廊展示
充滿歷史味道的空間
走過透亮的走廊後,來到的是一處有著影音介紹市場歷史與展示著舊攤位的寬敞空間。
斑駁的木頭與充滿歲月的石座,見證了市場的歷史歲月的攤位,如今尚未卸下販售的任務,
它從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與食物,改為販售充滿文創、文青風格的商品。
販售的本質從未改變,攤位應該也算是一個另類的世代傳承,
但...透明的玻璃地板,踩起來意外的有種腳抖抖的感覺(笑)。
怎麼拍都好看的樓梯
另一頭,隱藏在透明牆壁裡的木作的寬敞樓梯,你發現了嗎?
咦?!左右的樓梯,怎麼不太一樣?其實這座兩側不太一樣的樓梯,各有功能喔!
右側為適合上下樓的樓梯,而左側擺放著坐墊的寬大樓梯,則是供人休憩、滑手機?的地方。
小編提醒:因樓梯底下為辦公空間,所以上樓時請以輕輕的步伐前進。
來~迺菜市
沿著樓梯而上,我們來到的是名為《來~迺菜市》的主題展覽,展期:2017.3.21~5.21。
以新富市場為中心,將周圍常見的攤販集合起來展示介紹,藉以喚起民眾對市場的好奇心與觀察市場和地域上的某種聯繫。
老闆~我餓了,咦?!你怎麼販賣的不是小吃而是調味料阿!難道是我走錯攤了嗎?
▲檯面上的瓶罐與品項牌都是我們生活上常見的調味料
沒錯!這裡就是販售調味料的小吃攤,客人~你沒走錯喔(笑),編仔(驚)。
上面的瓶罐,都是可以打開來聞的喔!同時可以對應調味料牌子介紹,就可以知道你聞到的是什麼啦。
今天要炒什麼菜呢?除了掌廚的廚師決定外,你還可以交由「抽籤」決定,抽簽??
一 ~ 八 的簽號菜色都不一樣,抽完後,你可以到旁邊的籃子中挑選指定的菜色,
接著,就開始大炒一番吧!仔細看,這些菜的作工可是非常精緻的喔!
後面的大片落地窗上,有注意到上面的圖案了嗎?它與之前編仔介紹過的「剝皮寮歷史街區」某牆上有些異曲同工之妙呢!
手指點點複習☛『台北』走在歷史的迴廊上,咱過去耶萬華「剝皮寮歷史街區」
▲落地窗下為料理教室
你看的出來嗎?
恩...,這不是一般的雜貨店嗎?有什麼不太一樣(歪頭)?
魔鬼就在細節中,編仔這就不透露太多,就交給你去新富市場尋找答案吧,哈哈哈~
市場外部
以洗石子為外牆的新富市場,在歲月的洗禮與木窗的加持下看起來懷舊感十足。
門外的木造日式建築,則是當時的管理員辦公室與宿舍。
能在這都市叢林中見到這棟日式建築,實在難得,以前編仔住的地方也有,但都被拆了~可惜阿!
下次來到萬華~千萬不要錯過如此別具義意的「新富町文化市場」喔!
不過,要找到它得先穿越過一小段市場喔:)
就讓我們一起尋找它吧!
萬華周邊景點,延伸閱讀
☞『台北』讓外國人趨之若鶩的萬華「龍山寺」
☞『台北』走在歷史的迴廊上,咱過去耶萬華「剝皮寮歷史街區」
TOMOTOMO景點,延伸閱讀
☞『台北』 東西本願寺在台灣 ─ 台灣別院記行(Andrei Markov)
『店家資訊』
店家名稱:新富町文化市場
店家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
交通方式:
搭乘捷運MRT板南線至【龍山寺站】下車,由3號出口出,步行約10分鐘左右
消費預算:依個人消費計算
小編評分:★★★★★
(★分為1~5顆,1顆代表普通,5顆代表極度推薦)
聯絡電話:02-2308-1092
營業時間:周二~周日 10:00~18:00│周一休館
網站:
新富町文化市場_官網:http://umkt.jutfoundation.org.tw/